采用增压技术的相关措施
供油系统
发动机增压后提高了进气密度,气缸内的新鲜充量增加,为燃烧更多的燃油创造了条件,但只有在供油系统的---配合下,才能发挥效能。因此,提高空气密度和供油系统的---配合是实现发动机增压目的的两项基本任务。对于柴油机,可以采用加大柱塞直径和延长供油持续角等措施来增加每个循环的供油量。
配气相位
车用发动机在宽广的转速和负荷下工作,为避免低速、低负荷时出现的排气倒流,通常气门叠开角较小。很多车用增压发动机的气门叠开角与非增压发动机的相同。现在的发展趋势是采用较小的叠开角(15-30°ca),因为这样在低增压时就可以直接采用非增压发动机的凸轮轴。同一系列的增压机型与非增压机型采用同一种凸轮轴,可免去使用两种凸轮轴的麻烦。
压缩比
发动机的增压度越大,高燃烧压力增大越多。大部分增压柴油机为降低高燃烧压力,都适当降低压缩比。降低压缩比虽然可以防止高燃烧压力过高,但却受到启动性能的---,而且燃料消耗率也变差。对于增压柴油机,由于增压度不高和对起动性能要求高,压缩比一般降低0.5-1,增压度高时降低1.5,也与非增压机型相同。
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事项 -
1) 、在将增压缸接入气路前,敬请先将管路及元件内的灰尘等杂物清除,以免降低缸的使用寿命;
2)、此缸中的部分元件为铁质,所以请不要将其置于工作环境特为复杂的环境内使用(如有化学物质的腐蚀环境),另请在缸前端加装有效的空气处理元件(三点组合)并按时加油润滑及排水处理;
3)、本缸在正常使用时工作气压必须要在检验报告中规定的工作气压范围内工作,不得超过规定的工作压力;
4)、本缸在设计时所选用的液体介质为iso vg68#抗磨液压油,不可撤擅自改用其它液体介质(如机油、水等),液压油添加口为上图中的e口;
5)、动作程序敬请一定按照上图中的动作程序工作,即:预压动作-增压动作-增压释压-预压复位;
6)、为避免缸在增压时动作的压力过大破坏您的模具或工件,敬请在增压增压段进气口处加装一减压阀,以便能有效保护您的产品;
7)、本缸设计时工作环境内的温度为0-60℃,若因工作需要变换工作环境超过此温度敬请与我司技术部联系处理方案;
8)、为---增压缸工作的稳定性,建议您尽可能在三联件与增压缸之间并联加装一储气筒;
9)、使用本缸500000次以上或半年以上时,建议您将缸中的液压油全部更换一次,以提高本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年限;
气液增压缸工作原理图
气液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 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动,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易,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油压机之高出力,能耗低,软着陆不损模具,故障少无温升之困扰,---,噪声小等特性。
气液增压缸原理介绍:
气液增压缸是将一增压油缸与一增压气缸作一体式结合。使用纯气压作为动力源,利用增压器之大小活塞截面积之比及帕斯卡能源守衡原理而工作。将气压之低压提高数十倍供应油压缸使用,从而达到产品成型的目的。
气液增压缸工作原理图
气液增压结合之优点:
1、 体型美:产品设计新颖,外形美观;
2、速度快:动作速度比液压传动快,比气液传动稳定;
3、出力打:可达油压系统之高出力;
4、易控制:可实现手动脚踏及全自动控制;
5、易安装:多种安装方式可提供不同场合安装;
6、易维护:缸体结构简单轻巧,搬运方便,故维护相当简单;
7、能耗低:机械持续加压或停止动作时,液压系统马达仍须运转,与之相比,增压缸动力来源取得方便,实际能耗相当于液压系统的10%-30%;
8、故障少:无油压系统升温至困扰。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336187.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63698639.html
关键词: